忙里偷闲冒个泡
今天就说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如今不管看待国际国内的大事小事,用旧的框架看,恐怕都是要出错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分析问题的框架》,其实这篇文章比起聊港台谈欧美,或者扒拉一些故纸堆比,我觉得是真正的得意之作。因为这篇文章其实是由六篇独立文章整合的,而且谈的是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小事情。
另外,30年前某伟人说了六个字:大气候,小气候。伟人就是伟人,一下子就把复杂的道理概括清楚了。世间的事情,无非也就是大气候和小气候。
过去很多人有思维定式,那是因为从雅尔塔体系后,总体来说世界上74年没有打大规模战争。对中国人来说70年来基本是处在和平稳定的年代。至少40年,用史书上的话说叫“汉唐以来所未有也”,自然你分析的大气候就是和平与发展。
但是我们之前也论述过,和平与发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大人物们愿意主动构建的,无非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三次科技革命和大规模的军转民,生产力大大领先于生产关系。导致资产阶级有超额利润可以对其他阶层进行赎买。
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要相互作用的,总是不可能长期距离太远。
就好比良田万倾当然要乐善好施邀买人心,良田百亩恐怕就要写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发发牢骚;年年加工资安心还房贷那就是你弱怪你不努力,而一旦工资不涨物价涨,伪中产真屌丝看不到希望,那就是愚者烧香智者翻书,勇者或许就去了基层厂矿。
大格局是不需要写方程跑模型的,无非是大格局大趋势,定性问题。
当前的科技是不是遇到了瓶颈,当前的增量是否足以安抚分配不公带来的怨气,当前的各国建制派那一套是否还足以忽悠民众,这些问题答案是如何,各自心中有数。
从横向来说,美国做老大,欧日做外围,中国做世界工厂,亚非拉做廉价要素和工业品倾销地的格局是不是还能维持。
从纵向来说,能和平的解开这一盘棋的唯一办法就是出现一个新技术能指数级的让生产力大发展,让充分的物质财富涌流来重新赎买。
如果没有,无非就是再次进入历史的周期而已。
和平与发展无非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却有人把它当成了永恒,甚至有愚不可及者高唱历史的终结。
而看很多人下笔千言,前提搞错,那当然就离题万里。
个人的能力从来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坐在城头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总也要搞清楚,那却是谁发来的兵?
延伸阅读:
更多交流,请关注小红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
PS:部分旧文的红圈码失效,请直接使用最新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