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儿不要较劲

【1】

有人曾经问过我说,学术界主要靠同行评议的办法,会不会产生学阀?

我说会。

他说那咋办?难道人民群众就只能干瞪眼看着你们胡来?他问这话背景就是某哥们在论文里吹捧老师师母那一次。

你们看,我从不瞎蹭热度,这就是我值得尊敬的地方。

我当时回答他:凉拌。

这问题是无解的。因为复杂知识门槛非常高,我还是那句话,中国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本科以上学历累计比例也就4%。考虑很多水货,混子,资质不太行的(我说的直白点,包涵),实际真正具备本科水平的我看打个对折说就2%,也不过分。

再往上受过学术训练的硕士博士有多少,可想而知。

换言之,你让绝大部分根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评判有复杂门槛的,需要多年训练的,有的还需要持牌的人干的好不好,没有任何道理。

你们一定100%同意给你开刀需要医学院正规培训且经过实习且有资格证的医生,你才基本放心。你绝不会相信隔壁菜市场屠夫能给你开刀,是不是?

哪怕一万个人说他可以,你最多觉得隔壁老王开刀,他老婆问你你建议不妨一试。你自己开刀我相信你不至于2到要去试试。

那么为什么别的领域,你们就个顶个要充大头,装专家呢?

【2】

所以老读者都知道,很多问题,很多热点,我都不讲的。我反而喜欢把一个问题连续N篇文章深入写下去。

为啥呢?因为有些问题,我也不太懂啊。虽然我肯定比你们大部分人受过的学术训练好,掌握的信息比较多,记性也比你好,也有分析框架,但这并不等于什么问题我都能搞明白。

不知道还瞎说这种事儿有大量的大流量公众号你们可以去看,就烦请别跟我较劲。

那么很多时候就有人会质疑,你们打着专业的旗号,不许外行人质疑,就等于没有监督,其结果一定是你们自己内部腐败乱搞。并且举例徐中民盛赞师母的例子。

因为现在热度过了,这事儿现在可以聊聊了。

徐中民的事儿,其实说实话,业内是挺普遍的。我打个比方你就懂了,古代经常有所谓干谒诗,你滴明白?

本来,大家礼尚往来,这也问题不大,无非是行礼如仪。但徐中民之所以玩的那么夸张,无非就是他那个行业,太太太冷门了

他那个行业的期刊,就那么几本,从编委到审稿的,就那么几个小圈子里的。这也没办法。如今学术期刊这么多,我本行业的都看不完了,哪儿有可能有空去看看你们期刊写的啥?就算因为需要我去查查文献,你这种文章,我看看摘要觉得不感兴趣,就决计不会下载下来看全文,是不是?就算你一修脚的,非常好学,自学成才,想去读读论文,你去读《Nature》也好,读《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也好,你说你有多大的可能性会读到徐中民发的文章呢?

你看看如今影响因子高的,搵食多的几个行业的期刊,谁敢这么干?你文章刚上线估计就大几百人下下来看过了,说不定还不少人打算“翻译代替著作”呢,你说谁敢乱搞?当然了,韩春雨和小保方晴子这种铁憨憨,每隔几年都会出几个,但是一出来不就迅速被扒光么,哪儿像徐中民这种时隔这么多年才被发现呢?

当然话说回来,学术圈的人看一眼大概就知道,徐中民肯定是被人搞了。理由就是你这种期刊正常人根本就不会看。一次阅读多少,下载多少网上也有数据,可以查。但挨打要立正,你自己被人抓住辫子了,也是活该。

所以,这个问题,同行评议也就够了。你这个行业真的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趋势,足够大,足够人多,乱搞风险很大,也就ok了。

至于某些纯靠拨款的边缘行业,有人乱搞,这在所难免,和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一个道理。就当是摩擦成本吧。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你们乱搞的太过分了,不管是有司还是企业,那都是你金主爸爸,到时候总会用拨款制裁你。何况,肘子这种战斗逼,每隔几年总会冒出来几个,有这种监督,我看也就够了。

【3】

最近很多人喜欢批判学术界,说你们老看论文,老看影响因子不好。但是要你说那看什么好呢?标准答案一定是:要看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这当然是一句绝对正确的屁话。

凡是这么说的人,可以约略当做24k镶金戴玉纯SB。

因为你根本没搞懂为什么需要学术期刊,为什么需要同行评议。这归根到底,是要给衡量知识分子水平找一个在当前条件下最客观的标准

我们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说你能打,俩人下场打一架就明白了。你说你水平高,你能富国强兵,你能对抗蛮夷,你能给陛下收很多税,那么陛下凭什么相信你?谁知道你是不是这顿饭花生米都没一颗喝高了吹牛逼?

过去解决办法,开始是看血统,你是陛下小舅子,所以信你。后来先后有过察举(地方官个人信用背书),九品中正(贵族之间互捧臭脚),科举(考试),选举(投票)。

商君搞的人头报功,无军功不得封爵,这个是特殊情况,暂且不论。

前面几个后来基本都是任用私人就不说了,最接近公平的就是考试和选举。但是考试的问题是现实脱节,选举的问题是资本控制。

同行评议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因为一般来说,你一个修鞋的肯定是发不出去论文的,起码是个在读大学生,一般是知识分子。你在进入这个圈圈前,就已经考试过了。

然后呢,有人曾经恶毒的说同行评议类似于贵族捧臭脚,这我不能说完全不对。因为学阀嘛大家懂得。但是,不管咋说,贵族完全是看血统,自古亲亲相隐,你爹再怎么也护着儿子。但是师生关系,并没有那么靠得住。他还是可以流动的。最起码,在通过考试筛选后,他智商是没问题的,也就是初始禀赋是没问题的。然后你研究的这个玩意靠谱不靠谱,同行最清楚,大家PK下就知道了。你乱搞总有心里不平衡的青椒会咬你。何况,目前学术界还很难完全形成经济独立的自循环,而需要拨款,投资,捐献。

所以当前的局面下,这个办法就是筛知识分子水平最好的办法了。

你非要抬杠,说有的人就发几篇论文比你发几十篇水文的人强,这种人有时候是会有。但大部分情况下,在考虑期刊水平的情况下,发的多就是比发的少强,发的少就是比发不出强。

【4】

所以你们看我说了这么多知识分子的好话,以为我是想主张专业主义,什么事情都是专业的来?

不,不全是。

我的观点就是,做蛋糕,就让专业的来,你行你上。不行闭嘴。

但是分蛋糕,他就不是个专业的事情,他是涉及人的利益的事情。

毛主席当年说:余沧海,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

毫无疑问会大叫嘛。

那么这种事情,能做决定的,有且仅有一种人:政客。

为什么是政客呢?因为很多人没搞清楚,政客和其他专业工作者最大的区别是,他要最后承担责任。

政治决策不是你们想的那种:某专家建议在这里修个电站,只需要投资5亿,一年可以赚20亿。于是市长欣然拍板,立即上马。

成本呢?成本呢?我多次强调,不考虑成本的事情,都是耍流氓。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地事情,一定不需要市长决策。需要市长决策的一定是还有1000户需要拆迁,要给多少补偿,这地方又是水源地环评很可能过不去。而且财政还没多少钱了,如果做个项目贷款压力也很大,那么到底做不做?

能直接算得清楚的,不需要你决策。直接算不清楚的,才需要你决策。

那么这算不算本事?当然算。领导是啥?一确定方向,二用人,三利益分配。这都是超难技能,99.9999%的人让你管三个人的小组都管不好,当然做不了政客。

所以大约18年前押沙龙写过一篇《我看中国文人》,就说得好:

很多策论也是如此,一张嘴就是:“臣以为当今之急务者,一曰亲君子,二曰远小人,三曰敦风俗,四曰薄赋税”,听着是没错,也很大气,可其实跟废话没什么差别。不过是大家说个热闹,君子、小人又没在脑门子上戳着印,怎么亲怎么远?风俗怎么敦,赋税怎么薄?又有几个文人说得明白?可又何曾防碍了他们写“薄赋税”的文章?

那么什么人来做政客呢,我看,就还是从已经经过同行评议的人里面选了。

这一次大家看的很清楚嘛,表现不错那几位布政使可以翻翻履历嘛。

这种事情,不服不行。有人曾经想矫枉过正,说不唯学历。学历当然是不能唯的,但是总的来说,如果是真的不是在职的,论文是自己写的不是买的,我看,还是信信比较好。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100章,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