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庞统的英年早逝,一直是很多季汉粉丝痛心疾首的一点。比如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庞统不死那么早,按照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不妥妥的赢么?
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就要看看历史上庞统的角色和作用。不过三国演义很多只是纯演义,有些刻板印象还是不对的。
比如庞统很多人是不是觉得长得很丑?其实不然。三国志里只说了【少时朴钝】,意思是小时候可能开窍晚,没显得很聪明,可没说丑。但是三国演义就给发挥成【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这显然过了。
事实上庞统长得也是很帅的,丞相府主薄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说:
军师美至,雅气晔晔
可见,长得是不错的。
然后再看看庞统的本事吧,我们拿庞统的上中下三策看看: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这段显然大家都很熟悉,说庞统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直接偷袭成都,中策先用计除掉杨怀高沛拿下白水关,再朝成都推。下策是直接回白帝城,这一把认栽。
刘备说上策太急,下策太缓,还是中策好。
说明庞统还是很懂如何和领导汇报工作,最重要的是让领导做选择题。
你看,给的这上中下三策,一看就是两个不靠谱的搭配一个他认为的答案。后来刘备打了三年,让诸葛亮张飞赵云都来支持,成都到最后都还有一年粮食三万兵,如果不是刘璋怂了还不知道咋样,你现在偷袭成都,几乎不可能有胜算。至于回荆州,带了几万人在这泡了这么久,钱粮花了这么多,一仗没打就回去,怎么可能?
但是这个问题你朝深处想,就值得考虑了。
刘备起家以来,仁义一直是招牌,挂在嘴边,也实际行动。地盘可以不要,便宜可以不捡,但是基本上算是守住了仁义的底线。
但问题是,刘璋对刘备可不错,而且杨怀高沛身为人臣,忠人之事,也没什么错。你用骗的把他俩杀了,夺其军,这怎么说道义上都说不过去。
但是刘备还是做了,而且你去看先主传或者其他史料,这次事情之后,刘备就没怎么再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了。包括后来夷陵之战前为了拉拢曹丕居然还派人去吊丧曹操,可见,他之后基本已经掌握了政客必须厚黑这一诀窍。
庞统是如何说服他的,书上也没写,但是反正效果达到了。
后面有一件事更有趣,在连战皆捷,打下涪城后,刘备很high,就开了party庆祝。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看刘备太high,庞统就出来说,你这是打人家的地盘,还这么嘚瑟,不是仁者之师。
刘备喝高了,怒了,让庞统滚出去。过一会酒醒了,喊庞统回来。庞统就当没这事儿一样,既不解释也不认错也不给刘备下台阶。
刘备只好说,刚谁不对?
庞统说都不对,这事儿就过了。
但是这一幕,其实是很深刻的。
你看,用计赚杨怀高沛,是庞统出的主意。之前甚至于还建议刘备直接对刘璋进行斩首行动【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但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庞统又说你为这事儿高兴不合适,何也?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公开的秘密,不等于秘密的公开。
你刘备要做一番事业,到最后不可避免要干脏活,要违背很多你过去的准则。
但是,基本的是非还是要有的,你干这个脏活干了就干了,但是还这么嘚瑟,还开party,还说今天爽爆了,这就影响不好了。
而且涪城是什么地方呢?还记得吗?前不久,刘璋和你刘备在这也开了个party呢。
先主至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去成都三百六十里,是岁建安十六年也。璋率步骑三万馀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先主所将将士,更相之適,欢饮百馀日。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
好了,过去人家好酒好肉款待你,如今人家也没做错啥,你在这个地方这么数落人家,还举武王伐纣的例子,几个意思?刘璋虽然能力差点,但是对官民都还算厚道,你说你是替天行道,人家是人得而诛,不合适吧。
所以,刘备这么搞,说轻了点,是酒后失态。说重了点,就是此时他还没熟练地掌握厚黑的技巧,过去太要脸,这次就稍微有点太不要脸,居然得意忘形。
但是刘备毕竟水平还是高,庞统一点,就也通了。
后来庞统中箭去世,刘备非常伤心: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看看,提到他就要哭。
和演义不一样,事实上刘备也不是动不动就哭的,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沉稳的。哪怕张飞死了,也就说“噫!飞死矣”。关羽被害,也没听说刘备哭。刘备还哭过谁呢?一个是刘表,一个是法正。
所以,这感情是不一样的。
那么庞统能力怎么样呢?
很强。
首先是出名早: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很年轻就是南波湾了。而诸葛亮年轻时候啥评价呢?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
你看,这时候大部分人可是不认账的。
庞统早年还跟周瑜混过:
《三国志集解》注引《荆州先贤传》:“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功曹是太守的主要助手,周瑜垂拱,具体日常事务庞统就可以搞定。所以政务能力也没问题。不过估计也是因为周瑜身体不好,就庞统代劳了。
后来庞统在耒阳县任上消极怠工引起注意,最后在鲁肃,诸葛亮帮助下也做到军师中郎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
那么庞统如果不死,有没有可能改变三国走势呢?
我认为不会。
固然刘备非常信任庞统,君臣之情深厚,但是刘备集团事实上后来并没有重大的战略失误。
假设庞统起码活到刘备去世,我们看看他后面能起什么作用。
第一个,有人说他不死,诸葛亮等人就不会入川,荆州防务就不会削弱。我的看法是值得商榷。
一方面,打刘璋花了快3年,打得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没占大义名分大部分人不支持,再兵少。庞统个人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再者,就算诸葛亮张飞赵云都来了,其实关羽镇守荆州也足够了。事后他对内加固江陵,对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参考《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说明他的布置没有问题。问题是糜芳这种叛徒。
第二个,之后刘备因为曹操攻下了汉中,和孙权妥协,签订了湘水之盟,这个也是基本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刘备入川时候就想过和张鲁掰掰手腕,打不动的。214年他拿下成都,215年曹操就拿下汉中了,实在来不及。孙权趁机敲竹杠,那么交出长沙桂阳换江陵武陵并不亏。
第三个,南郡丢失主要还是糜芳的问题,这样一个前国舅居然坐拥坚城主动投降,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要糜芳不开城门,关羽回来,吕蒙就没戏。
有人说你庞统或者诸葛亮守城不就没事了?但是事实上江陵反复加固,别说糜芳了,你让什么孙乾简雍金环三结木鹿大王之类的来守,也守得住。
第四个,夷陵之战。上一篇《夷陵之战的一些有趣地方》已经阐述过。这一仗战略没问题,战术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曹丕如此不上道是没办法的事情。
总之,庞统英年早逝,的确很可惜。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大部分人因为季汉有的理想性,而对季汉有本能的好感,心底期望季汉赢。
但是吊诡的是,季汉的理想性褪色,恐怕也就从刘备袭击刘璋开始,在这个过程里,庞统的作用可是不小的。
但这也是历史有趣的地方。毅种循环。
PS:防失联,请关注备用号: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251章正文+57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154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