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允熥

这两天都在聊朱允炆,那咱们就索性继续聊吧。老读者都知道,我若说一个系列,总是把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说清楚。

昨天有人问了个好问题:为何朱元璋不干脆立常氏次子朱允熥?

我的回答是不喜勋戚

还有人说,这归根到底是朱元璋的锅。

你要这么说呢,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朱元璋固然给了藩王兵权,可也给朝廷留下来足够抑制手段。朱允炆正当性是有不足,但朱元璋自己得国极正,又废了丞相制度,开国勋戚比较危险的都被他干掉,而且他自己执政比较酷厉,继任者只要稍微宽松点就很容易邀买人心。

可以说,朱允炆接班的摊子就算不是躺赢,也是非常EASY的模式。

我一般来说不会轻视古人,总会考虑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但朱允炆这一次,真的是正常人都搞得定,符合那句经典的:你行你上

在座的各位很多人上,都可以上,你们都搞得定。因为差距实在太大。

靖难之役之前的很多事情你们都听说过,我们举一个冷门的例子来展开。

说朱棣和朱允炆打了三年,虽然不断大胜,但是因为兵力有限,根据地也就北京周围一小坨,如图中黄色圆圈的地方。这么点地方,能养多少兵?能有多少钱粮呢?

而朱允炆是天下正统,钱粮无数,虽然不断丧师失地,但是朱棣又不可能分兵把守,因此打起持久战来,其实还是朱棣吃亏。

也因此,朱棣决定最后梭哈一把(史料说这是因为朱允炆对太监刻薄寡恩,所以有太监给朱棣通风报信说南京空虚,机不可失。但是事实上这是个错误的情报),全军南下all in。

上图里,盛庸平安所部,还在红色椭圆区域。这一次朱棣全军南下,不理他们,拼死突击。

一直突击到肥河附近,南军何福,平安终于拦住了朱棣,双方混战。

就在此时,南京方面的总预备队由徐辉祖率领,急速驰援,在齐眉山于北军决战。

徐辉祖亲自上阵,阵斩北军骁将李斌,南军大胜,朱棣一度觉得过不去了,准备撤军。

当此时也,朱允炆急招徐辉祖率部回军,大局糜烂,而朱高煦此时率北军总预备队感到,尤其是数千朵颜骑兵,南北对战灵璧,北军完胜,轻松渡淮,逼近长江,天下震动。

这里的关键就是,为何要召回徐辉祖?

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长子,坚定支持朱允炆。曾经在朱棣派三个儿子到南京当人质时候力主扣留他们,结果不听。

但是徐达女儿徐氏是朱允炆王妃,徐达三子徐增寿支持朱棣,被朱允炆亲手砍死。

当然这件事,从事后看朱允炆是做错了,但也不必太苛责,换你,你妹夫造反,谁心那么大敢全身心信任你?再说事实证明,你弟弟徐增寿的确吃里扒外嘛。

但麻烦在于,满朝文武本身就一大堆勋戚。

朱元璋虽然说得国之正无可置疑,但正因为他是小和尚白手起家打下的天下,同时还有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双重意义,而不是全盘接受前朝的官僚体系。这就造成,在大明开国之初,开国元勋的力量太过强大。

朱元璋自己的克里斯马足够强,能力也足够强,这没问题。

他也不是开始就喜欢杀功臣,也不是天性凉薄。

比如太子朱标和开平王常遇春家联姻,次子秦王和宁河王邓愈家族联姻,三子晋王的世子和颍国公傅友德家族联姻,四子燕王与中山王徐达家族联姻,五子周王与定国公冯胜家族联姻,六子楚王与定远侯王弼家族联姻,十子鲁王与东瓯王汤和家族联姻,十一子蜀王与凉国公蓝玉家族联姻,十三子代王也和中山王徐达家族联姻,十五子辽王与武定侯郭英家族联姻,二十三子唐王与黔国公吴复家族联姻,二十四子郢王也与武定侯郭英家族联姻。

其他诸王当然也有联姻,但是都是稍微小点的官,可也是什么左都督之类的呢。

常遇春是因为很早就去世了,但常遇春和蓝玉是亲戚。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上文加红的家族都受到很大的清洗。

此外,朱元璋的女儿基本也都是和功臣联姻。

倘若太子朱标不死,他的身份名正言顺,他的地位无可置疑,他的能力文武双全,他的老师是大儒宋濂,他的太子妃是常家女儿,蓝玉王弼留着足够对付蒙古。而且太子朱标宽仁,完全可以和风细雨的用科举文官逐渐中和勋戚。

但没办法,太子去世。如果立14岁的朱允熥, 正当性的确是比朱允炆更好。

但对朱元璋来说,他需要冒很大的风险,那就是时间。

如果朱元璋时年55岁,这都不是事儿。

但彼时朱元璋已经65岁,留着蓝玉王弼这等骄兵悍将,倘若运气不好自己很快去世,朱允熥压的住盘子吗?就不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落入外人手里?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事情回忆下?

而如果立朱允熥,但照样杀功臣可不可以呢?

不可以。朱允熥还太小,你杀了他的靠山再把皇位给他,他没有这个成熟度去了解。而其他勋戚不可能因此就毫无保留的支持他,他也坐不住。

因此年迈的朱元璋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传子,一个是朱允炆。

传子的最大问题是,秦王晋王都有劣迹,燕王母妃身份太低(他是石贡妃生的),而且传燕王需要解决宗法问题,如果开国就破坏规矩,以后怎么办?

因此从朱元璋的角度,传朱允炆也算不得不然的选择。我们之前说朱允炆正当性有问题,这是没有错。但你皇爷爷已经尽力帮你挽救了。

归根到底,还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

延伸阅读


朱允炆名分有亏

朱允炆当然是咎由自取


【明史系列】方孝孺被诛十族是居心叵测的谣言

更多交流,请关注小红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