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当代中国奋斗史的缩影

高考完毕,一堆人又开始嘲讽小镇做题家。

基本都是陈词滥调。

在我看来,小镇做题家当然是有短板的,人家忙着刷题是没时间搞吹拉弹唱,去把个妹是有可能憋着不知道说啥,穿着打扮不如你小布尔乔亚这也很正常。

但是别把他想成是什么沟通有障碍,脑回路直,情商低,只会死读书——这基本是你们这些成绩比较差的土著YY出来的。刷题能刷到一定层次的,这些没门槛的都学得会。

讲这种鬼话的时候请看看你高考成绩,再看看你第一学历。

高考基本就是个筛选门槛,我们反复强调过4%的概念。如果按照你们这个小镇做题家的概念,他做题了半天还去上个三本,算啥做题家?

我觉得要用小镇做题家来画像的话,起码要能上个985。而985一年也就招20万人。全国按照1.6%的适龄算,大约适龄青年有2400万,120个人里选1个,这智商基本已经和大部分处在中位数水平的人有本质区别。他做题家只是因为他所在的地方教育水平差,竞争惨烈,父母没工夫管或者也不会管罢了。

再把前排211算上,1年30多万人,约1.5%。

这类人从总体(杠精看清楚了,别举个例)看,就是社会的栋梁。

这些人出身很多并不好,家庭条件也不好,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待人接物当然有缺陷,但是这些人的奋斗史,就和中国的奋斗史一样,本就先天不足,还得努力前冲,一路受尽白眼,那又怎么样呢?

小镇做题家没有错,这是他们最好的一条路。能成为做题家的,都值得尊敬。

这个社会其实也没有错,我们要感谢这个社会,给千千万万的小镇青年一条走做题家的青云路。

这条路是辛苦,甚至于残酷。是让你的青春可能觉得有点缺憾,是让你每次看见大城市长大的高富帅白富美心里总有点别扭甚至自卑,还会直接影响你以后置业成家——一句话,后遗症是很严重的。

可是不这样,怎么办呢?做事情,哪里能没有成本(参考《成本观念与名词之争》)?

做题再难再苦,比起下煤窑去富士康,如何?比起出海打渔省城开出租如何?

万事都有成本,神魔皆以血饲,小镇做题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培养皿里脱颖而出的人,他可能粗粝,可能憨直刻猾抠,挑毛病你能挑三天三夜。可是,他毕竟是冲出来了。

翻翻你的家谱,三代之上有几个不是农民呢?

我并不想和某些鸡汤文一样,呼吁什么对小镇做题家好一点。那都是矫情,也是慷他人之慨。人家既然选了这条路,就有这个觉悟面对这些苦难,就知道本来这辈子就是地狱模式。但地狱模式又怎么样呢?一样给你打通关!

不怕小镇做题家有这样那样的不好,就怕这些年轻人变成红脖子,天天只想肥宅快乐水。

只要中国还给小镇做题家留一条活路,靠着智商筛选就能爬上来,只要他们还愿意和题目死磕,中国就依然是应许之地。中国,就一定能赢。

PS:防失联,请关注备用号: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188章正文+35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65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