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后的反思

郭德纲当初嘲讽部分相声演员,说过一句很恶毒的话,叫“还没学会,就红了”。

啥意思呢?很多相声演员也许水平就那样,可能就会一两段,但是好巧不巧,赶上电视忽然间普及,他靠着一段就红遍大江南北。然后么做做广告,走走穴,就可以混吃混喝。这种你要是让他从剧场卖票开始干,那肯定不灵,因为剧场这种你总得翻头,不能一年到头就那一段。

但是这人如果已经红了,你要他再去背贯口,打基本功,去小园子开场,那也是不可能。

但缺的课,当时不补,以后补。当时去小园子捡场被嘘你不乐意,以后就要拉大跨,丢大人。

对艺人如此,对城市也是一样。

比如,我是真没想到,拉胯那么久的某地一码通,居然是真的因为他们用图片传输,而不是用字节……

然后还跟那邀功请赏:

那最近的表现,大家也看到了,我就不多说了。

说实在的,这次西安拉胯这么多,这件事,是最让我匪夷所思的。比起什么买馒头,铁人三项,比起悲惨的孕妇流产来,这件事,是最让我觉得魔幻的。

这是一个1300万人口的新一线城市干出来的事情吗?

无力吐槽。

当然,西安的小伙伴也不必觉得我在针对你们。我在《露馅学刍议》说的很清楚,西安某种程度来说,是运气不好,恰好露馅了。其他有些地方没露馅不见得是水平高,也可能就是运气好。反正这2年的疫情,各大一线和新一线都上场比划了,是骡子是马,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不用搞什么地域大战,人民心里有杆秤。

我们讲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吧,这次事罢之后,本乡本土的不提。这几年,西安抢人可是抢了不少人,不少外地人也过去发展,你们自己想想,是不是有跑路的打算?

我认为,这对于一个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是很大的挑战。名声就像萝莉,养成难,推倒易,且后果很严重。不幸的是,这一次很多祸,是你们自己闯的。可怜无数删也是你们自己搞的,买菜问题也是你们自己搞的。那还有啥办法?

这就是成长必须的代价。自己搞砸的名声,要想办法自己修复。过去做不好的,要想办法改好。如果实在改不好,说实话,有些人可以用脚投票走人。但本乡本土的那么多人,能去哪儿呢?还不是大家一起承担。

我想,这也不是西安一个城市的问题,其实绝大部分所谓新一线,在我看来,都是因为政策倾斜,当地主政者把握特定窗口期,有些大干快上,甚至于揠苗助长的把一个城市从二线拔高成了新一线。用文首例子就是,“还没学会,他就红了”。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想做所谓的一线,除了人口,GDP,基建这些玩意外,其实最重要的,是相关的市府团队。他和你管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县城,是截然不同的。和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地级市,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同在哪,很多人都依稀有感,但是讲不清楚。我一直说,没啥问题是不能正面回答的,我来。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因为真正的大都市,都有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因此形成了亚文化圈,亚经济圈。这一定给管理城市带来极大的难度。靠着旧有的基层组织和条线部门,事实上就是无法管好这座城市。

为何?

当你以本地人为主,关系,血统,乡党等因素,就足以维系系统运转(参考《“关系”是怎么回事》)。对中小城市来说,其实和一个全村就一个姓的自然村,也没啥本质区别。虽然上面搭建了种种架构,但是你读过《中县干部》就知道,换汤不换药。当然,上面从干部配备角度来说,肯定会空降,会交流。但是实际上,真正有权力,能影响事情的,到最后就是若干本土派。

这好不好?没啥不好,因为在特定的资源禀赋约束下,这种办法就是有效率。而且说实话,中小城市也留不住所谓的精英人才,也不见得有所谓的跨国企业,你去搞什么多元化,什么现代管理,也搞不来呀。

但是当你变成一个巨型城市后,那就不行了。你比如一大堆人大学毕业留在这里工作,生活,本地方言完全不会,你那一套,怎么去管他们?有的还有洋人,还有外来务工者,这些人,你要如何纳入你的条线管理?

平时你或许无所谓,但是一旦需要上下动员,资源调配,严防死守等等真正展现你的执行力,同时犯错后果很严重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了。为何?因为管理学是有用的,SOP是有用的。科学家充分讨论政治家承担责任拍板也是有用的,但是在平时,你们都觉得这个麻烦,不如电话,条子,关系的时候,在关键时刻就不想用,用不来。

同时,平时你不去管所谓的外来人口,闲散人员,你就拉不出能打的基层组织,你也没有非常能打的志愿者队伍,你想搞精准防控,那就基本办不到。

而很多人很在意的所谓大城市的人文关怀,温度等等,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对陌生人来。本乡本土的论的是亲疏,辈分,交情,不需要这个一般也长不出这种土壤。唯有有大量的外乡人,长期互动,博弈出一个合理的框架,这玩意,才是所谓的人文关怀。

当然另外一条路,令行禁止,严防死守,那也不行。比如完全的军队,比如完全的厂矿城市,重工业城市,那可以,比如东北。但是你已经长大了,已经长成准一线了,那恐怕就不灵了。那么多人平时都没有纳入你的体系,临阵磨枪,哪里能行。

到最后,也只能上一些非常规手段了。比如拔萝卜。这我想也是拉胯到这个程度的无奈之举和唯一选择。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这不是一个大型一线城市应该做的事情和水平。我还是那句话,其他一线和新一线都上场比划过了,再咋拉胯,也没谁拔萝卜吧?

所以,城市发展也是有规律的,有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裤衩。你忽然间步子大了,那是容易扯到蛋。

当然,也不可能说有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不做。从主官政绩角度,从当地人期待角度,那还是要做大,做强,抢人。如果没有疫情,长时间的消化,整合,也许就一直“不露馅”。

但你就是露馅了,咋办呢?没办法,只能所有人一起承担。

至于很多人开的药方,什么空降换人,什么属吏交流,我看都是隔靴搔痒。要害就是,管好千万级别人口的大城市,你超常规发展,做不好才是常态,不露馅是你运气好。不然你全世界看看,巨型人口到“都”级别的,也没几个。

也不是我老给上海唱赞歌,你全世界数数看,防控疫情+经济发展+最小限度的折腾群众的有几个?还能有人文关怀的有几个?

这也不是这一届主官和上海人多牛,这是这么多年来N代上海和新上海人共同努力造就的。几十年前,上海也不是没拉胯过,比如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初有个甲肝大流行事件,其实也搞的灰头土脸。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喀就会扯到蛋。不出事你自己强作镇定就过去了,出事了,就容易拉胯。

所以我说《关键时刻的表现是称重机》,现在大家都上场表现了,我想打分权利属于各位。

但这就带来一个真正的大哉问,一个吵了很多年的问题:到底是试图区域平衡发展,各地都有区域中心的大型城市好。还是集中资源,自然选择,不要赶人,让既有的超一线形成类似东京都那种若干个“都”好。

我相信,新冠疫情彻底平息后,社会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

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也可以投个票:

备用号



防失联备用头条号(头条也有文章,不是完全荒废哦):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343章正文+104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303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