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无情是因为你做了初一

很久之前写过《只字片语下的幽暗》和《强假设,弱假设》。

其实可以再展开一点。

入手点还是汉文帝刘恒继位开始。之前他几个儿子和王后的事情《只字片语下的幽暗》已经聊过了。但是里面细思极恐的地方多了呢。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於邸。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

你看清楚了。刘恒进入长安,但是没进宫的时候,少帝还在宫里呢。

这区别是很大的。

如果是功臣先做了少帝,刘恒再去接班,论血统,就他最合适。那么他干干净净。

但是,如果他都到了长安,少帝还在宫里,然后他去接班,晚上再把少帝做了。讲的不管多好听,这就是两个字:谋逆

这区别是很大的。因为代王缺少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合法性。

注意,合法性和正当性是有区别的。

合法性一般来说,一是立了储君,二是皇帝如果来不及立储君,可以太后下诏。很明显,代王都没有。

如果是功臣们先做了少帝,刘恒接班有正当性。这时候就不必考虑合法性,因为天子不在了。

但是如果是功臣和刘恒一起做了少帝,这事情的性质就是诸侯王和大臣一起做了天子,然后诸侯王登基,大臣们各自封赏。你讲得再好听,这正当性是有问题的。

那么怎么解决呢?功臣们声称,少帝以及他那几个兄弟,血统有问题,不是刘家子孙。

既然血统有问题,就不能做刘家皇帝,那么顺下来就是刘恒。

但是,刘邦,刘盈都死了,你又不能验DNA,你凭啥说有问题?

这其实就是功臣们给刘恒的一个套:我说少帝有问题不能做天子,所以你做。

但是有朝一日如果需要,这有问题是可以变没问题的。

光这,其实还不够。

上面里面有段话就很有趣。宫廷侍卫说: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

这段话就含义很深了。

皇帝还活着呢,你们进来干嘛?这其实就是很直接的提醒刘恒:您的正当性是有问题的。

你看,连大头兵都知道皇帝没死,你们就来,是干啥?

刘恒没办法,只好去让周勃解决,周勃去说了几句,然后这些人撤了。

换言之,这个刘恒继位的正当性的解释权,是在功臣手上。

你再往深处想,这其实是一个投名状

如果刘恒这一天不进城,那么杀皇帝的锅,就都是功臣的。

但是大家一起进来,就都沾了血,以后这个事情你刘恒就休想过河拆桥。事实上你们看到过很多皇帝,都把帮自己干了脏活的人杀了,理由是他当时对以前皇帝不忠,虽然以前皇帝很操蛋,那也不是你能杀的。但唯有刘恒没这么干,我看不是他不想,是早就被锁死了,没法干。

好了,我们再回头想,当初功臣立刘恒,还有个理由是他妈妈是薄太后,当年跟过魏王豹,而且家族没啥实力,不至于和吕家一样。

后来刘恒总体比较信守承诺,连舅舅薄昭也没重用。要知道薄太后亲弟弟就这一个薄昭。且薄昭有拥立之功也没封,封的是立储。

但是后面有个细节很有趣。

岁馀,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後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於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后来刘恒敲打周勃,周勃进了牢房,被反复折腾,没办法重金贿赂狱卒,狱卒给他指了路,说你得找做你儿媳妇的公主。公主就找了舅爷薄昭,舅爷薄昭找了太后,最后周勃没事了。

这段话后世用多半是说什么英雄也难免被狱卒折磨咯,或者有的没的。

但是这段话真实说的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周勃常年披甲,家人带着兵器,这事情到底算不算造反,是很有空间的。如果皇帝信任他,当然就不算谋反,反之当然就算。

他进监狱当然就是敲打他,让他低头。

但是他去找儿媳,通过儿媳找舅爷,再找太后,这很明显是走其他路子不灵了。

比如直接服软说我以后不管事了您就饶了我这不灵了。不然,周勃想找刘恒或者想找太后肯定有办法。

所以这段话真正要说的就是周勃一定要通过薄昭做这个事情。薄昭最后做了这个事情,相当于周勃欠了一个人情。

江湖规矩,不欠人情,欠了要还。

开始既然功臣集团不让用薄家子孙,那么现在周勃欠了这个大人情,当然就要还的。所以以后薄昭就可以用了。

当然了,文帝时候,皇权还不够强,你刘恒来了这么一下子,我们是要奉还的。

所以薄昭后来的下场就很有趣: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汉使者,是谁?

帝不忍加诛,意思很明显,就是皇帝还是倾向于薄昭的。至于后面说的,都派人陪你喝酒,给你吊丧,你才自杀。这就是春秋笔法了。因为一般来说,如果皇帝主动暗示了,给你体面,你就该体面的自杀还皇帝一个体面。

薄昭对外甥足够忠心,这很明显是刘恒保不住他。

不然,如果真的是做了很坏的事情,到后来汉景帝汉武帝已经彻底赢了,杀了汉使到底是谁,可以拿出来说嘛。自己亲舅舅如果真有问题也没啥不能说的。毕竟后来,薄家已经失势了。

不说,当然就是因为不体面,是皇帝被扳回一局。史书不写,当然就是因为死因不是这么简单。

所以为什么刘户口对周亚夫一点情面都不给,现在懂了吧。

PS:请关注备用号: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213章正文+51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99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