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系列】金钱永不眠

【1】

唉,我怎么就管不住我这手呢?又想写点啥了!

我们还是谈明史吧。今儿……你真别联想啊!

其他明史系列见下:

【明史系列】夺门之变


【明史系列】方孝孺被诛十族是居心叵测的谣言


【明史系列】开历史倒车注定要身死国灭


【明史系列】一本有趣的小说


【明史系列】弃子争先


如何优雅的认怂


认怂是门技术活


【陛下,从了吧】攘外必先安内,荡寇优于平虏


问天下头颅几许

我们先问一个问题:明朝怎么亡的?

你会回答,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城,崇祯吊死在歪脖树。

那么为什么李自成可以打下北京城?

你会想想,说大明王朝,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最后历史周期律发作,就完蛋了。

但是你再仔细想想,农民军造反,不等于就可以成功。因为大明王朝可以镇压啊!

你泥腿子什么兵器?我训练有素的京营,神机营什么武器?

你李自成什么学历?牛金星宋献策什么水平,我孙传庭什么水平?

你可别提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你李闯当时也不怎么得民心。闯军所到,男的裹挟从军,女的免不了有不忍言者,是有什么民心?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是大明朝廷没钱了。


因为没钱发工资。所以,原本精锐的大明边军,在李自成来了后纷纷投降,倒戈相向。


那么为什么打下北京还气吞万里如虎的李自成,很快就被满清撵走了呢?


因为李自成也没钱啊!


满清为什么有钱?因为可以抢他娘的。

【2】

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大明王朝,常年岁入,在500万两银子。

大清王朝,常年在2000-3000万两,到了乾隆末年超过6000万两。

看见没?有钱没钱,差很大的。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些人喜欢说,朱家子孙养了一堆废物,一个个不能干活又天天在家生孩子,越生越多,又不纳税,最后把国家吃垮。

且不说这里面有很多谣言(比如对福王朱常洵就有非常多污蔑),但你朱家子孙,比起满清旗人如何?数目远远不如吧。

旗人的旗饷,老米,也没把满清吃垮啊。

所以,国家特权阶层,固然会吸血,但绝不至于造成财政枯竭。

大明王朝,虽然疆域大概就满清一半,但是精华之地可是都有。你说新疆也好,西藏也罢,外蒙古,东三省,在那个年代,又能收几个钱?

归根到底,还是制度问题。

【3】

古代收税,无非五种:

一曰田赋,种地交租。

二曰人头税,是人都要给钱

三曰关税,番鬼入境,蛮人榷场,做生意交钱。

四曰厘金,各地互通有无,地方官照例从中抽成,作为地方经费。

五曰特许经营,如盐茶丝瓷。

田赋大家都一样。

人头税,雍正搞了个所谓摊丁入亩,其实就是把人头税放到田赋里去,算是有钱人多交,没钱人少交。

关税稍后细说。

厘金大明和满清都不怎么收,税率很低,后来太平天国闹事,满清急眼了,特许地方督抚大收特收。这实际上是从百姓身上敲骨吸髓,严重阻碍了商业活动,但是为了续命,也顾不得了

特许经营,本来是朝廷和皇帝的钱袋子。

注意,在古代,财务制度也是很严格的,户部,也就是财政部,是朝廷收税的管道。但是皇帝还有一笔钱,叫内帑,除了皇室开支外,也是皇帝的特别经费。

比如皇帝如果想提拔某人,需要赏赐,这钱朝廷是不会出的。

皇帝如果想提拔太监,拉拢军队,需要啥?当然是钱啊!皇帝不差饿兵,明白?

【3】

为什么关税要单独拿出来说呢?

在明清,贸易分为陆地贸易和海洋贸易。

陆地贸易,比如在塞外找个地方,蒙古人带着牛羊,你带着锅碗瓢盆,大家过去交易,朝廷照例设置榷场,也就是交易场所,你但凡进场,就要给钱。这个税就是这样收的。

但海洋贸易,学问就大了,分为两种。

一曰朝贡贸易,再曰市舶贸易

市舶大家都懂,国外商船来了,在本朝口岸卸货,入关时候交关税,你爱卖给谁,卖给谁。

朝贡,就是西洋东洋南洋的番鬼,小国国王,带着后妃王子贵族等一大票人,来拜见皇帝。

你以为是拜见下,行礼,领了一大票赏赐,就完事儿了啊?

他一个小国才几个钱?大明王朝,天朝上国,赏赐起来能寒酸么?这么搞几次,亏到姥姥家了。

再说,人家辛辛苦苦来一套总不能空手吧?

所以,朝贡,其实是贸易行为,是皇族对皇族的贸易!

郑和下西洋,固然要找朱允炆,固然要宣扬国威,但是最重要的就是顺便做生意啊

没想到吧。

郑和船队,船大,船多,武装力量强,能带多少货物?

你民间力量能带多少?

这海运成本差多少?

比如胡椒,郑和下西洋一次,价格跌了80%,自己带的瓷器拿出去卖卖,隔年就把舰队扩大了一倍。

所以永乐年间,又是迁都北京,修故宫长城,又是五出塞外,上上下下都用钱,照样府库充盈,钱多的花不完。

反倒是下西洋结束后,对外不打仗,对内与民休息,怎么大明王朝一直就钱不够用呢?

所以现在知道为什么刘大夏等文官拼命反对下西洋了吧。

一方面,宦官掌军,就是皇帝掌军。

另外一方面,庞大的朝贡贸易,使得皇帝财大气粗,根本不受户部制约,反倒是市舶贸易无利可图。

所以,利国利民的郑和下西洋,就有了万般不是,什么劳民伤财,什么耗费巨大,什么穷兵黩武。

到最后,船队被解散,水手被遣散,造船厂被拆,造船图纸被烧毁。

中国在大航海时代前,本来已经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但是却这样被自己人毁掉。

【4】

到了最后,大明王朝只能在农业税和厘金上死磕,其实灭亡就不可避免了。

农业税这个东西,你加多了,就要出农民军。

你不加,关外的满清你搞不定。

厘金这个东西,你不管,收了钱,都是地方税,江南士绅,湖广蛮霸们拿了钱,又不会给你咯。

你要管,就得派太监去地方做税监,就不可避免要给太监权力,这说出去又不好听。

你要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就要用厂卫,用特务。

你又是两线作战,又不认怂,又要脸,又不守信用,最后当然歪脖子树咯。

反观满清后来,就灵活的多。

比如摊丁入亩,就是调节税率。

比如闭关锁国,就是把关税集中征收,避免地方士绅各自瓜分。(当然如果爱新觉罗下过海,没准也会搞朝贡贸易)

到了危急时刻,厘金该收就收,怕什么。

甚至于说,到了辛丑条约后,满清面临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面临内有革命党,外有列强的危险时刻,依然在贸易战,外汇保卫战上大获全胜。

只是因为蔡乃煌无能,造成了1910年上海股灾。

之后又没有及时做这件事,导致了保路运动的发生,最终完了。

这件事是什么呢?你们这么聪明,一定知道。

对,该做没做的就是:

(完)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