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系列】加征三饷是大明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一】

我们还是谈明史吧,安全!

其他明史系列如下:

【明史系列】红蓝之争

【明史系列】金钱永不眠


【明史系列】夺门之变


【明史系列】方孝孺被诛十族是居心叵测的谣言


【明史系列】开历史倒车注定要身死国灭


【明史系列】一本有趣的小说


【明史系列】弃子争先


如何优雅的认怂


认怂是门技术活


【陛下,从了吧】攘外必先安内,荡寇优于平虏


问天下头颅几许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导致大明王朝灭亡的恶证:三饷。

所谓三饷,指的是辽饷,剿饷,练饷。

先介绍下历史背景。

大家知道,大明王朝进入中期后,皇帝和文官,陷入了之争,表面上看,这是权力之争,实质上,这是争夺资源分配权的战争。比战场上的血淋淋厮杀,还要惨烈。

大家知道,朱元璋时代干了一个事儿,废除宰相,日常事务也自己处理。

为什么呢?因为当帝国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皇帝决断的事情就非常多,但实际上,皇帝是不可能管得过来的。自古皇权不下县,由于距离遥远,又没有微信,地方的事情实质上就放手了,让县太爷和地方士绅自己弄。

而中央层次的事情,过去的惯例,是日常事务,丞相率领文官处理。重大事务,皇帝亲自处理。

这也是没办法的,你想,让你一天批复1000个奏折,决定1000件事,决定200项人事任命,你觉得你可能干的来吗?

当然朱重八表示老子都可以,那是另当别论。

但朱元璋可以,朱棣就不太行了,到了朱高炽这种体重小400斤,走路都走不了的,你要他怎么干?

所以很快,相权复苏,以内阁的方式。对应的,皇帝开始大量启用太监作为制衡。这些之前的明史系列都讲过,就不再赘述了。

本来,这也达到了平衡,但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文官取代勋戚,实质性掌握了军队,导致皇帝的权力相对于文官大幅度下降。

之后,大礼仪、争国本等事件,又是文官试图在意识形态上夺皇帝的权。比如是文官决定,皇帝的血缘上的爹,能不能成为宗法上的爹。是文官决定,皇帝的哪个儿子,可以成为帝国的继承人。

激烈的之争,势必导致大明王朝的严重内耗。

因此,白山黑水之间,建州女真崛起,成为外患。

黄土高坡之上,失地农民,下岗公务员,退伍军人为组成的流寇开始造反,成为内忧。

大明王朝面临了生死存亡的考验。

(二)

一切帝国的危机,既不因为军事上的失败,也不因为权力斗争的倾轧,归根到底,是个财税问题。

内部斗争的激烈,一定会带来治理效率的下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财税收入的减少。

大明王朝的收入主要是三部分:

  1. 农业税。

  2. 榷场关税

  3. 特许经营(盐茶丝瓷)

大家有没有发现怪怪的?

对,和满清相比,少了海关关税和厘金。

因为永乐时代的郑和下西洋,皇族掌握了朝贡贸易的渠道和舰队,在宣德年间,文官集团开始反扑,停止了下西洋,将参与过下西洋的人投闲置散,烧掉了大明宝船的图纸,拆毁了龙江船厂。

到后来甚至实质性的闭关锁国。

因此,大明王朝基本不能指望海关税收。

厘金就是地方商业流转税,这个税在大明一直没怎么收。

此外,大明王朝还有个重大弊政,就是朱元璋因为农民出身,很怕子孙过苦日子。因此把自己的儿子几乎全部封为亲王,其他亲族也封为郡王国公等等。

这些朱家人,大部分坐拥良田,不纳赋税,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一来不许做官,相反被皇帝家提防,导致皇族力量薄弱。再者不会降爵,世袭罔替。这就造成他们的子孙队伍越来越庞大,相当于税基越来越少。

此外,皇族不纳税,就一定有鸡贼的人,把自己的田地挂靠到这些皇族家,自己进行制度套利

这就导致大明王朝的财政日渐捉襟见肘,常年财政收入也就500万两白银的水平。

有人或许会问,满清那几百万旗人,不也是不干活,只拿铁杆庄稼,就会逛茶馆斗蛐蛐么。

是没错,但是满清的财政收入到后来是1亿两的水平,人家养得起,你养得起吗?

【三】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对外要对满清开战,对内要镇压流寇,很自然的问题,就是钱不够花了。

于是,收税,开征了辽东战争特别税,即辽饷。

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崇祯四年,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这个税负有多重呢?看图

基本等于加税1倍多。

要知道,过去明朝税率很低的,全国平均也就5%。

5%的税,当然是藏富于民。你加这么多税,虽然也不是承受不起,但是总归影响不好,对不?

还是继续说大局吧。

所有人都知道,两线作战,一定死路一条。

那么朝野一定会开始站队。

要么两线作战,死磕到底,没钱就加税。

要么对满清讲和,集中力量先干掉流寇。

要么对流寇招抚,集中力量搞定满清。

大明王朝最开始试的,其实是对流寇招抚,先搞满清。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兵部右侍郎杨鹤。

(额不要多想,他真叫杨鹤,他儿子就是杨嗣昌。某人他爸爸植岩公不过是吏部文选司郎中,不是一个级别的,哼!)

本来大明王朝觉得满清不过疥癣之疾。我大明辽东大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十年未尝一败,还怕你不成?

于是出动十万大军,犁庭扫穴想一鼓作气干掉满清,结果在萨尔浒惨败。

这时候,杨鹤作为国防部副部长,表示:

辽事之失,不料彼己,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

这话什么意思呢?

首先,萨尔浒打败,不是万历皇帝您指挥错误,是前线统帅,辽东经略杨镐指挥的问题。

其次,本来这事儿要稳扎稳打,是有人拼命催着出兵,出兵后,有些在衙门吹空调喝茶的人又乱指挥,对前线指手画脚。对此兵部内阁要负责。

杨鹤这番话,说的非常政治正确,于是升官,当上了都察院都御史。

那么等到陕西山西的流寇起来后,大家讨论该怎么办时,大部分人表示,这些暴民,应该出动军队全部咔咔咔,杨鹤这时候说:

不能这样啊!这些人都是大明王朝的老百姓,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怎么可能这样?这是国家的元气,只要教化好了,他们会成为良民的。以后还会好好纳税,帮我们打满清,不是很好?

很多人都以为他吃多了,但是没想到有个人对这话非常感兴趣。

那就是刚刚上台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上台,最务实的问题,就是没钱。

打流寇,其实比打满清花钱多了!

一方面,出动军队自然要花钱。更重要的是,流寇对生产破坏太大,一个流寇出现,就是少了一个农民,少了一个纳税人。

而且他开始闹之后,沿途打砸抢是少不了的。这钱花下去,可怎么得了?

于是杨鹤得到了一展抱负的机会,他被封为三边总督,拿着尚方宝剑和崇祯给的10万两内帑银子(也就是崇祯的私房钱),到了前线。

到了前线,杨鹤就干两件事:

第一,派人把流寇头头请来,请他们吃饭,告诉他们你们这样是不对的,是破坏大好形势的,是不爱大明的。还是要好好学习皇明祖训,学习崇祯陛下最新的理政方针。

第二,发钱。来了就给。

有钱拿,谁不乐意啊。

于是四方山大王纷至沓来,不到三个月,杨鹤的钱就发完了。而山西陕西也消停了。

杨鹤大喜,告诉皇帝,流寇已平,以后要专心对外。

崇祯也很高兴,但是就高兴了三个月。

因为三个月,这些山大王们,钱花完了,就继续闹。

杨总督,您没搞清楚,这些山大王,要的不是一笔钱,要的是长期饭票啊!

重点是保就业,你滴明白?

【四】

事情办砸了,你就得背锅。

崇祯非常不爽,因为这十万两银子,不是朝廷的钱,是他自己的私房钱。他自己过的扣扣索索,衣服也没几件好的,和皇后妃子困觉,都拿不出好的首饰赏他们,好容易攒点钱就这样你给我败了?

当时主张剿灭的人更是看笑话,你当时非要去招抚,结果怎样?

于是杨鹤坐了牢,甚至传言要杀头。

这时候杨鹤的儿子杨嗣昌出来,表示我爹不对,但是我作为儿子愿意代替他坐牢。

崇祯很感动,赦免了杨鹤的死罪,但是他注意到了杨嗣昌。

君臣二人,从此相守。杨嗣昌一路升官,最后做到大学士(也就是宰相)

但是事情搞砸了,总得想办法解决。

这时候,站上风的,就是主张和流寇死磕到底的人了。

那没钱怎么办?

再加税啊!

于是加收了剿饷。

剿饷,就是剿灭流寇的特别税。

户部苦于无饷,杨嗣昌建议,每条银一两,加银三分,名因粮就饷。 共加赋二百万,以济军需。有诏暂累吾民派一年,除此心腹大患等语

看见没,提出的人,恰恰就是杨嗣昌!

简单说,杨嗣昌掌权后,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两线作战是很危险,但是没办法,躲不掉!大明王朝不信邪,不怕鬼,不如再多收钱,梭哈一把,先一举干死农民军再说!

他的策略是:

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其对策主要集中于前两点。对于第一点,他认为天下大势好比人的身体,京师是头脑,宣、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 [2]  ,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所以他主张先与清朝和谈,稳住京师附近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农民军。对于第二点,他建议增兵12万,其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并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

钱从哪儿来?再加税30%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杨嗣昌拿着这笔钱,训练大军,用所谓四正六隅十面网策略。

开始进行的似乎很成功。

孙传庭黑水峪一战,活捉闯王高迎祥,给崇祯十年献上一份大礼。

接下来湖广的刘国能,张献忠兵败投降。

李自成在次年被洪承畴和孙传庭合力围剿,最终惨败,就带着18骑逃入商洛山中。

形势很好吧?

于是崇祯和杨嗣昌就觉得,似乎已经搞定了!该去搞满清了。

于是调洪承畴大军出关!

钱不够怎么办呢?

得加钱!

初嗣昌增剿饷,期一年而止。后饷尽而贼未平,诏彻其半。至是督饷侍郎张伯鲸请全征,帝虑失信。嗣昌口: 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家,百亩增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大学士薛国观等皆赞之,于是剿饷外,复征练饷七百三十万。

开始杨嗣昌说好了,打流寇估计很快就可以搞定,就收1年特别税就行。

结果后来发现搞不定,崇祯就说,既然这样,就只收一半,但接着收吧。

财政部副部长张伯鲸表示国家困难还是都收吧。

杨嗣昌表示没关系,收就收吧,多大个事儿。

所以就收了。

这个税,约等于再加税50%!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恭喜你,你应该还记得,辽饷加税100%,剿饷加税30%,练饷加税50%。复利计算哦!

您这是逼人当缓则啊!

要这么干,就是赌国运。

赌赢了,这就是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

赌输了呢?

【五】

大明王朝赌输了。

对外,松锦大战,因为没钱,本来洪承畴稳扎稳打打的挺好的,但是兵部天天催他进兵all in,结果输了。13万精锐大部分折损,还搭进去辽东经略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和悍将曹变蛟,祖大寿等人。

对内,因为三饷收的太狠,民怨沸腾,当李自成勇敢的走出商洛山,进入河南时,那首歌响起来: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对此,杨嗣昌选择了负起责任。

他亲自督师,带兵去弹压流寇。然而,毕竟是没有当过兵,也没什么基层经验,杨嗣昌屡战屡败,洛阳襄阳等重镇相继失守,连崇祯的叔叔都被张献忠杀了。

总要有人负责吧?杨嗣昌选择了自杀。

从此全局糜烂,流寇越猖狂,税基就越少,就越没钱,军队战斗力就越弱。就越打不赢。如此恶性循环。

没几年,崇祯就歪脖子树了。

当然,一直以来有种观点,说蓝营的江南士绅,只死磕农业税,不让收关税商税,特许经营的部分也通过他们的管事身份上下其手大幅截留。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三饷的征收!

因为在那个时候,崇祯本来也有别的选择的!

那就是第四条路:减税,内外都讲和呀!

参考:认怂是门技术活

毕竟,任何结果,总都比歪脖树好,是吧?

(完)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