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金庸先生:经学驾唐宋之上,其人在儒侠之间

(一)

金庸先生,驾鹤西游。

(二)

当我晚上7点多,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情大概是:

但好在,一天只能群发一次,当你看见这篇文章时,我虽然依然满怀忧伤,但也比之前更加热爱生活。

大部分七零后,八零后,应该是读金庸小说,看TVB金庸剧长大的。

对我自己来说:

第一部电视剧是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

第一本书是《碧血剑》和《袁崇焕评传》;

第一首会唱的歌是罗文甄妮的《铁血丹心》。

那时候,我知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记得靖哥哥的忠诚,执着,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魄。

我会记得蓉儿的古灵精怪,白衣金带,智计百出,痴情一片。

我记得一见杨过误终身,我记得十六年后绝情谷底。

我记得谢逊的向来心肠软,我记得周芷若的倘若我问心有愧呢,我更记得赵敏的我偏要勉强

我记得乔帮主的塞上牛羊空自许,燕云十八骑,奔腾如虎风烟举,我记得胡斐的络腮大胡子。

以及: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三)

如果我说,我们这代人,都是金庸的孩子,恐怕并不是过誉之词。

如果,你小时候爱读点书,成绩还可以,你又怎么能不被金庸所倾倒?你又怎么能不在武侠世界里徜徉肆恣?

你写的字,你说的话,你讲的笑话,你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你和同性的义气相投,和异性的情愫初生,某种程度都是按照金庸作品照表操课。

长大后,我们知道,金庸先生不仅是小说家,还是《明报》的创办人兼主笔。查良镛先生的名号,一点不遑多让。《明报》为正义发声,家国天下的情怀,沛然其中。哪怕是因为言论不见容于某些反动势力,金庸也毫不退让。

他曾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于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黄钟大吕,掷地有声。

金庸先生家族本是海宁望族,日月新天之际,不免受牵,自幼去港,也颇多不得已之处。

然金庸先生,寓居港岛,却心怀天下,彼时万马齐喑,《明报》一支如椽大笔,仗义执言,以正风气,不因私怨攻讦故土,不媚潮流而有偏私。

正是:

威武不能屈,树天下报人风范。

真理不会死,是十年香江先锋。

嗣后内地春风吹起,金庸先生建言献策,与高层多有交往,与桑梓多有照顾,致力国家统一,协助国家富强。却也有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之举。然无论如何,先生拳拳爱国之心,天日可鉴。

(四)

如同上一篇做一个惜命的人里写的那样:


我们熟悉的人,正在一个个故去。因为我们也在渐渐变老


我们不知道,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面孔,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就在2018,我们告别了霍金,告别了李敖,告别了单田芳,告别了李咏。


今天,金庸先生的往生,让我们怅然若失。


如果相守,请珍惜每一秒共同的记忆,你不知道,命运还给你留了多久。


如果告别,那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我们这一代人,生于改革之后,长于经济起飞之际,没有经历战乱,没有见过动荡,亲眼见证了国家兴盛,亲身体验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足。我们没有金庸先生那种山河破碎的体验,我们或许也没有金庸先生那“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的复杂情感。但我们都是金庸的孩子。


我们也许都没有见过金庸先生本人,但你的煌煌巨著,就像指路的明灯,教会我们读书,教会我们写作,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教会我们家国情怀。


束脩之礼纵使未成,师徒之谊俨然常在。


此生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金庸先生,咱们就此别过。



(完)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