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的奥秘

去年写过一篇《简论强唐弱宋》,里面最后没有展开的,其实就是九十三年前做的那件事:三湾改编。

这件事很重要,你看各种官方媒体、书报、理论著作经常提就知道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根本是“支部建在连上”,保证绝对领导。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技术问题:为什么这样就“可以”领导?

来,不要查书,你自己直接想,要如何指挥一群丘八?

你可能会想,这叫啥问题?我下个命令不就行了?

问题是,你下命令就听你的吗?人家可是有木仓的。

古今中外,旧军队哗变闹饷的事情还少么?至于下克上之类的事情,也不少。

意识形态这一部分,茶馆已经说了太多了。今天就不提。

我们说说技术流部分。

在近代的时候,曾国藩的湘军最能打。为何?一来,大部分中低级军官都是秀才左右的学历,读过古书,曾国藩的身份除了是统帅外,和老师差不多,能够和他们“有效沟通”,能够用忠君护国的意识形态动员他们;再者,从中低级军官到兵,基本都是同乡同村,父子兄弟一起上的也不在少数。而且每个营头的兵基本都是营官自己去老家征召的,你如果临阵脱逃对得起乡亲们么。所以相比八旗绿营,湘军算很能打的。

归根到底,他是解决了曾国藩领导军官,军官领导士兵这个问题。

学生服从老师,儿子服从爸爸,佃户服从士绅(大部分秀才家肯定都是中级以上的地主,同时也是士绅)就解决了这个交易成本的问题。

而从老毛子那发明了政工这个大杀器后,事实证明,有党员的地方战斗力高,士气就高(陈士渠语)。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在那个时候举国白色恐怖的时候,有信仰肯定比没信仰更舍生忘死。

但是具体怎么去实施呢?当然就是支部建在连上,这是事实形成的就是一个架构,一个工作方法。

这一点,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里其实已经论述了:

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我觉得我写不出更精确的话了,蓝字的教员原话也够清楚了,看了就懂了。

最后,那么为什么是连上?

其实也很简单,北伐时候,建在团上,不灵,控制不了那么多丘八。比如南昌那一次,蔡廷锴就带人跑了,把里面的党员全部礼送出境,你也没办法。

建在排、班上,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党员。突击发展也没必要,素质、水平和认知到不了,发展了也没有意义。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的沟通能力、记人的本事也是有限的,一两百人大概就是一个极限。

当然了,最早党员其实在连上也不太够,用的其实是个变通,就是士兵委员会。党组织通过士兵委员会来直接掌握丘八。

所以,有些话天天讲,月月讲,你可能根本没注意那是啥,也不明白为啥要一直念叨。但这才是吃饭的家伙,人家比你明白呢。

PS:防失联,请关注备用号: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207章正文+47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89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


打赏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检测到您开启了广告拦截

请禁用您的广告拦截器,来支持我们!

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