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说,人要《脑臀一致》,用人话说,就是要识得好歹。
你们中学时候,肯定听人说了一大堆八股文的不好,什么戕害人才啊,什么形式僵化死板啊,什么下笔千言强行押韵啦。反正就不是啥好玩意。尤其是清末民初,很多小说,很多文豪,都写了各种段子来嘲笑八股文,编排了各种考科举的人的丑角形象。比如范进,比如一大堆愚昧的官僚。
八股文好不好呢?是没啥意思,起码明清考中进士的文章,到今天基本没哪篇算千古名篇的。比如能背古文观止的很多,前四书经典段落能背的也不少,但我不信你能背出来哪个考试的考卷。
但是问题来了,不考八股文,不从四书里选题,不用这种死纲死口的文体,那你要考什么?
比如说考即兴作首诗?且不说里面评分的主观性,问题是人家尚书侍郎家的孩子,可能博览群书,可能逛过窑子去过赌场,可能去过天下名山大川,可能和鸿胪翰林谈笑风生过,而你从小嘛,种地喂猪,除了去赶了几次集村子都没出过,好吃的没吃过,也没和女娃困觉过,你有生活体验么?让你写,你写的出诗么?
所以,八股文不仅不是恶政,相反是德政。八股文是最接近如今标准化考试的办法。
他后来不适应国情了,也不是这个思路错了,而是时代变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况下看一看为啥不灵了。的确,考八股的人,你要他去搞西学,你要他去搞工厂,修铁路,造军舰,他的确搞不来。
所以1905年开始,就废科举,兴学堂。但是我们很清楚,事实证明,所谓的实业救国在当时是靠不住的。所谓的大兴西学,在当时并没有挽救满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民族独立,工业化是第一位的。而这些,在学堂是学不会的,只能在战场上得到。
今天,所谓公考,其实就是类似科举。行测就是标准化考试,申论就是准标准化考试。至于面试,其实古代也有。古代你考过科举中了进士后,就有做官的资格。但是注意,不是你中了进士就一定可以做官,还有个过程,叫相面。说白了,就是看长相。古代牧民之官,要官有官相;伺候皇帝,宰相的话,也要让上面靠着顺眼。所以这一步也很重要,长的帅气潇洒,自然好。长得普通人,那也可以,成绩好可以搞个庶吉士以后入阁也不是不可能,成绩不行也可以外放地方。要是歪瓜裂枣尖嘴猴腮,成绩好您就在翰林院鸿胪寺慢慢抄文件吧,成绩不好您就去什么工部之类的地方喝茶水吧。
但是差别呢?那就是公考其实选的是吏,不是官。
这差别是很大的。不过都懂,点到为止。
我们真正给寒门子弟里基因突变(参考《闲聊公平》)者机会的,其实是高考。
各种刷题,你说有多大用么?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没啥直接用处。很多人老是抱怨,说我刷那么多题,以后做科学家做码农做买卖修脚修鞋都用不上,那不是浪费青春么?
傻瓜,让你刷题那是为你好。你如果不愿意刷题,考芭蕾考高尔夫你说好不好呀?
目前的状况,不可能有比刷题更公平的办法。
你自己看看你的税单,看看你家房子的面积,看看你的存款,如果你对数字感到不那么满意,你就应该主张考试题目是太简单了而不是太难了;放学时间是太早了而不是太晚了。你甚至于应该主张把什么课外辅导班统统取缔一律在学校晚自习搞到11点。
前些年有个词叫减负,如今也20多年了,到底是对穷人有利还是富人有利,我想是很清楚的。
这些年,对刷题的各种嘲讽,鄙视,大部分还不是富人搞的,大部分是一些穷人自己搞的,实在是不知今夕何夕。你们是不是非得他们“顺应民意”也在中国搞快乐教育你们才甘心呢?是不是非得如他们所愿数学英语滚出高考呢?
当然了,如下图这些骚操作,是何居心,我就不多说了,懂的都懂。
那么有没有比刷题还公平的呢?
其实也存在过。只是,这是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认知,大部分小布尔乔亚本能的会抵触。
比如说吧,清北本科生,农村出身的比例,过去很多年都是十几个百分点晃,去年好容易才超过20%。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没啥,都是考试考出来的嘛,你农村人分数不够有什么好讲的?
但是我们想一个简单的问题,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比例,如今大约是3比2,前些年大约是2比1甚至于3比1,结果你掐尖的话,却是1比4,这合理吗?
当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有基因突变,这是有概率的。你清北都是一年招几千人,考生是一年七八百万,农村考生500万考生选四五百,城市200多万考生选两千上下,你看这个数字就知道,城乡差距肯定是可以有的,但是这个比例显然是过了。因为道理很简单,你把农村那500后,比如说吧,500到1000的人拎出来,他肯定也算是基因突变的人,但是因为城乡差距的问题就没被筛出来。
类似的问题,明朝时候就出现过,朱元璋农民出身,他做了一件事,叫南北分榜。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都一样的卷,一样的录取标准,那肯定是包邮区+江西包圆。
这其实就类似于如今高考的命题。过去是全国卷,后来是全国卷好几个,再后来是几乎各省都能自己命题,最近好像又退回去一部分。
有人还经常说什么某某地方卷子太简单,嗨,这其实是小事,以省为单位问题是不大的。要害不在于卷子难易,要害在于名额的分配。
中国一个省,等于外面一个国,一个省内城乡差距都很大。所以真正值得检讨的是,一个省到底应该多少个特定大学的名额,以及在这个省内搞齐头式,是不是真的公平。
现在你们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很公平啊。因为你会经常看公众号文章,其实就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
但是你心里很清楚,这一套,有些家里赤贫的人,有些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些如今的厂弟厂妹,其实是没有被筛出来的。尤其是你要是小镇做题家你就知道,县城乡镇能考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军公教。而你要知道,你父母如果是军公教,那其实已经是社会上比较好的阶层了。
我当然不认为,穷人就穷有理,越穷越光荣。但是显然,这个群体足够大,就一定有遗珠之憾。这个遗珠可能绝对数量也不见得很多,因为很多厂弟厂妹你给他考几次他也考不上。但是这里面也一定有人,你给他一次机会,他就能跃龙门。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叫保障名额。比如说省会文脉丰盛,有50个名额,这没话说。你这个小县城历史上文教不行,每次都挂蛋。你可能觉得这没问题,但是给1个保障名额,恐怕才是更公平的。反正最少1个,超过1个的话,就按照考试成绩取。
其实被黑出翔的某段历史,本质上就是个保障名额的事情。并不是后来宜粗不宜细告诉你的那样都靠关系靠条子。
当然,已成往事,怀念无用。而且大部分能看公众号的人都是上了船的,指望你愿意回去接人也不可能。但是你屁股坐定是一回事,价值上有个认知是另外一回事。
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坚决反对快乐教育。
比如,不让布置作业,我就很有意见。我就想问问你们屁股在哪。
备用号: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273章正文+64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187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