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一直的原则就是做得好就夸,做得不好就批评,实事求是。
昨天在南海发生了一件事情。官媒还没详细说,网上沸沸扬扬。具体细节和后续追责处理,可让子弹飞下,稍安勿躁。
但哪怕基于已经知道的事实,至少这肯定是一次严重的失误,是一个负面的事情。大可不必强行挽尊或者丧事喜办。
但我也不同意阴阳怪气,趁机鬼扯。公知殇孽这么说也就罢了,有些人,依我看是自己过去牛皮吹太满口气太狂,导致被人打脸后恼羞成怒,进而跳反。这样不好,没有原则和基本的素质。
挨打要立正,既然自己崴泥了,被嘲讽你就认。话说回来,第一线的又不是你,让你去你也不一定行。我一贯主张,对自己能办得了的事情苛刻一些犀利一些都没问题;但对自己办不了的事情,那还是应该宽容一些厚道一些。
但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事情,其实我是不满很久了。那就是一大堆强力部门的网红化,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
某美女博士管带的事情,你们应该有印象。恕我直言,这个光是看履历,就有一大堆不合理的地方。造神的痕迹太明显了。
这也就罢了,前些日子魔都这边媒体在热炒一个90后女船长,几乎是照表操课。

我觉得这种搞法就是当时姜昆说的三俗。非常不妥。
还有,你看微博,抖音,公众号,一大堆强力部门或总部或分支机构,都开了号。如果你是发布通知,政令宣导,知识科普,那没问题。
但一大堆人,打着“接地气”,“破圈”的名号,搞一些很不严肃的类似卖萌的宣传,弄一些不知道来路的人讲一些不知所谓的话,或者故意讲一些类似心灵鸡汤但也可以误读为微言大义的话,或者干脆直接强行制造什么女神男生,来吸引流量。
我不能说都是这样,但我确凿知道至少有地方这类业务不是他们自己做的,是外包的。不知道是不是有kpi考核?你又不是盈利部门,你为啥需要流量?大家关注你对你的业务有啥好处?
我说一段往事,就是22年老妖婆访台那一次。我当时写过N篇文章,很明确说了她会去而且不会发生你们想的那种事情,还举了金里奇的往例。但是当时那个氛围下,大部分人听不下去。听不下去主要因素,一个是飞盘喊打喊杀,让很多人觉得是有司放风;另一个就是那时候若干强力部门的官博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比如发了一些很有暗示性的微博。问题是,大部分人不可能和我一样经常去查证合订本——事实上那类暗示我要如何如何你会怎么怎么滴的东西,这些个鸟微博几乎是见天发,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
结果那事情发生后舆论场乌烟瘴气了很久你应该记得。但,这其实就是个舆论事故。如果开始就把事情讲清楚,就把金里奇咋回事科普下,然后不要在那瞎造势,其实也没什么,因为事后的干掉中线四面合围是完全匹配的,我们并不吃亏。但是那么一闹就观感很不好,很多人上头,然后恼羞成怒。
强力部门看的是业务能力,能打,不需要你自己去吹,普通人也给你吹爆。崴了泥,你搞的那些吹吹捧捧都会成为回旋镖。何况,你们自己哪里有空去好好钻研舆论场?如果有,那就要怀疑你们是不是在好好搞业务了。如果没,你找一些外包的二把刀去搞,他们怎么可能专业?怎么可能比你懂业务?怎么可能知道大小气候?
更进一步说,主从关系还是要搞搞清楚。强力部门你是执行意识形态和路线的,不能不作为不能乱作为,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大家不需要你早上早安天热提醒喝水。
最后还是多说一句,下饺子是好事,但决定胜负的因素还是人。早年人等船当然不好,现在看起来船等人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那也没办法,人又不是果树上长出来的,尤其是能打的那更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不能说这个是好事,但暴露一下总比其他更严重的情况现眼好。
(完)
404文章获取:首先是去下面的备用号自留地、酒馆找。一般来说,茶馆首发同日备用号会转载。如果也没了,是去下面的个人独立网站找。如都没有就不必强求,下次请早。 请勿点菜 !和正文无关的内容不要问我怎么看,看法就是问说明你眼瞎。
个人网站:zlsdcg.com
(即“周老师的茶馆”的拼音)。直接把“zlsdcg.com”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即可。
微博(注意加v的才是真的):
微博主号:周老师的茶馆
微博备用号:周老师的自留地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小程序或者把下面网址复制到系统浏览器,或者直接在微博app搜索)
https://weibo.com/zhoulaoshidechaguan
https://weibo.com/zhoulaoshideziliudi
备用公众号1:
视频号:
头条号:
更多交流,请关注下面红圈的二维码(《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775章正文+290外篇,逾150万字。试读请点击→《试读链接》)。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928篇,逾100万字。
如想继续阅读后文,可加入下图红圈。但请加之前务必阅读《红圈说明》。请注意一定要逐字读完,仔细思考,不要冲动消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周先生的茶馆四代目